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成立 50位艺术教育界大咖形成「杭州共识」

发布时间:2016-10-27 15:40 浏览量:

   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第二十八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将艺术学科独立为「艺术学门类」的决议。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成为新的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五年过去,中国经济文化与教育环境显著变化,艺术学学科建设与教育内涵日益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艺术教育理念、教研创新体制、学科活动评价以及协同管理知识等诸多方面的新问题、新挑战。

  10月23日,中国美术学院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浙江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举办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国内艺术教育界最具领导力的艺术院校院长们齐聚杭州,以「梳理艺术学科建设成就,推进艺术教育转型创新」为宗旨,开展深入探讨,共同谋划艺术学科发展的宏图,为中国艺术教育发展以及艺术学科建设建言献策。

  这场被艺术教育界称为「A20峰会」的论坛,还见证了首个全国性的跨学科艺术教育研究机构——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的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陈根芳共同为研究院揭幕。

张大良、陈根芳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嘉宾合影

  论坛还就现场探讨成果形成中国艺术学科建设「杭州共识」,以此回应国家和时代对中国艺术教育这支宏大队伍的期许。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主持论坛开幕式,她表示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给艺术学科的发展带来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各艺术学校重新思考学科发展问题,各艺术学校对艺术的发展纷纷推出自己的举措。如今在中国美术学院梳理五年来艺术学科的成就,共话新课题,积极推进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育工作,期待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钱晓芳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江在论坛上指出,艺术的研究就是把人的精神引向自由和超越,并不断地还原根源。这个根源的源头就是诗意的发现,构成了艺术学科门类的朴实的基础。来强调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多重点共进的全国发展格局。以此成一个尽可能恰切的可供操作的方案,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自我评估和发展树立标尺确立标志,进而发展艺术学科发展机制和评估机制,共筑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许江致辞

  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意强、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许平分别做主题报告。曹意强表示,艺术学科门类化的目的是为了艺术学科的合理发展。有三个方面需要努力,一是创造切合艺术发展的评估体系;二是调整设计艺术学位;三是发展艺术学科创新与创作,要有助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许平认为,当今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是把所有教育力量集中于创造未来知识前景的教育,以重新认识知识学习和教育。

曹意强做主题报告

许平做主题报告

  论坛上,来自全国18所艺术院校的院长分别做主题发言,多位专家学者也举行了圆桌会议,总结了艺术学科升门类五年来的成就和经验,梳理了艺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提出了文化自信、学科自强、高峰意识、社会贡献的责任担当与具体义务。

高世名发言

  作为首个全国性的跨学科艺术教育研究机构,会议当天正式成立的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不仅涉及高等艺术教育领域,更致力于推动社会美育的发展。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表示,艺术与教育之使命皆在“立人”! 无论艺术还是教育,立人之道在于引导心灵转向,培养共同关切,点拨经验,更新知见,涵养胸襟,锻造品格,其根本目的在于对人之感受力的蒙养和创造力的激发。让人们学会用心灵感知社会,用情意连接他人,用创作改造世界,通过生活锐化心灵的感受力,通过他者强化自我的批判力,通过上手的劳作更新知见,从而提升自身的创造力。

张大良做总结报告

  在听取各院长及专家学者报告后,张大良做总结报告。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成果,并针对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的使命提出了「十二个中国」的期望: 

  构建中国风格、世界一流的艺术学科体系,  

  形成中国理念、世界认同的艺术话语体系, 

  打造中国价值、世界一流的艺术教材体系, 

  建设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艺术学者队伍, 

  健全中国模式、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 

  培养中国形象、引领未来的艺术精英人才, 

  产出中国标准、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 

  创作中国印记、人民喜爱的艺术精品, 

  营造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传统的学术生态, 

  实施中国方式、法治德治的学校管理, 

  建立中国智慧、彰显瑰丽的质量评价体系,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大学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研究资政作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之后,文艺创作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艺术工作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趁着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东风,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将艺术学科打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股关键性的、鼓荡心胸的创新力量。

与会嘉宾合影